非住宅商品房去化周期过长,湖南鼓励“商改住”加快去库存

作者:开元评估 点击:
导言
        近年来由于城市对商办市场过度规划,商办类土地持续放量,但当地商办市场需求并不能与供应量较好地匹配,因此造成了大量非商业地产的库存积压。以长沙为例,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长沙商业库存存量达到441万方,去化周期长达209个月;办公存量为302万方,去化周期约220个月;公寓存量447万方,去化周期约33.17个月。
        10月28日,湖南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进非住宅商品房去库存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本意见自2021年10月22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6年10月21日。《意见》指出,要从严格控制非住宅用地增量、加快盘活非住宅商品房用地存量、控制非住宅商品房供应、促进非住宅商品房租售、鼓励非住宅商品房自持、降低非住宅商品房交易成本、降低公寓居民用户使用成本、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建立监测监管平台等10个方面出手,全力化解公寓、写字楼、商铺等非住宅去库存。

        各市州住房和城市建设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银保监分局、人民银行各市州中心支行及各直管支行:
        为有序化解非住宅商品房库存,促进全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现就推进非住宅商品房去库存工作提出以下十点意见:
01严格控制非住宅商品房用地增量
        科学编制非住宅商品房用地年度供应计划,原则上当年非住宅商品房用地供应计划转化建筑面积总量不得超过上两个年度平均销售总量。对连续两个季度非住宅商品房库存去化周期超过36个月的市县,除省、市重点招商项目和物流、加油加气站用地外,暂停新的非住宅商品房用地挂牌出让。对去化周期在24-36个月的市县,当年非住宅商品房用地供应转化建筑面积不得超过上两个年度平均销售总量的二分之一。对去化周期在12-24个月的市县,对拟出让的非住宅商品房用地,应适当降低商住配比,保持合理有序的供应。鼓励探索设置灵活的商住配比方式,对规模较小的商住小区,在保障生活配套设施的同时,可以适当降低商住配比;对分期实施的商住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可根据上期非住宅商品房销售情况,报经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调整项目下期商住配比。
02加快盘活非住宅商品房用地存量
        对已出让尚未建设的非住宅商品房用地,允许按规定转型用于国家支持的新兴产业、养老产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等项目用途的开发建设,在满足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配套设施承载力的前提下,经批准可按“商改住”进行规划修改,并可适当降低商住配比。
03控制非住宅商品房供应
        各市州可根据非住宅商品房库存去化情况,依法合理确定非住宅商品房预售许可工程形象进度要求,并适时调整。
04促进非住宅商品房租售
        各市州政府行政事业单位、社区公共服务机构、自律性组织等需要增加非住宅商品房用房,或是配建公共服务设施的,鼓励在存量非住宅商品房中购买或租赁。鼓励购买或租赁存量公寓作为保障性租赁住房。
05鼓励非住宅商品房自持
        鼓励企业将商业、办公等非住宅商品房转化为自持物业。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从销售非住宅商品房向“售租并举”投资模式转变。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成立专业租赁公司,按规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开展房屋租赁业务,运营库存非住宅商品房,盘活资产。
06降低非住宅商品房交易成本
        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对于新购或租赁(自持)存量非住宅商品房的单位和个人,可由市县按政策规定采取购房补贴、租金补贴、降低相关交易费用等方式予以支持。对于转让非住宅商品房的单位和个人,可适当降低相关交易费用。具体由各市县按权限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07降低公寓居民用户使用成本
        居住在公寓的居民住户,符合“一户一表”安装条件和建设标准的,由城市自来水公司、电网公司、城市燃气公司抄表到户后,用户可持房屋所有权证或不动产登记证书等证件,申请执行城镇居民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标准。
08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在国家统一信贷政策基础上,非住宅商品房金融政策坚持分类施策,鼓励银行机构结合中小微创新企业特点,创新信贷产品,积极支持创新创业主体对非住宅商品房自持、租赁及运营的信贷需求。
09建立监测监管平台
        各市州应当建立非住宅商品房市场监测监管信息系统,密切加强本区域非住宅商品房项目监测监管,实时公开非住宅商品房供应、销售及库存信息,促进市场供需平衡。
10落实属地主体责任
        各市州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本地非住宅商品房去库存工作研究,报市州人民政府同意出台有针对性、个性化、可操作的政策措施,力争用3到5年时间,推动非住宅商品房库存明显下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公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