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发展过去时
我国资产评估行业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改革开放大潮下诞生的,按照政策节点,我国资产评估产业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89年2月19日,国家体改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企业兼并的暂行办法》,详细介绍了被兼并方企业资产的评估作价;2004年我国《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和《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基本准则》发布,到了2007年,职业道德准则和业务准则两部分组成的资产评估准则体系正式形成,行业规范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使资产转让和资产重组等各种形式的产权交易日益频繁和复杂,评估市场不断壮大对评估业的要求越来越高,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颁布,资产评估行业基本法的空缺被补充。目前,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在维护多元化主体利益、维护公共利益、维护证券和金融市场稳定、维护财政收入稳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行业发展进行时
2.1 位处中游,业务多元化
资产评估作为新兴行业,在中国发展已有30多年,其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上游由评估系统提供商和人才培养机构组成,下游主要是国有资产、上市公司、其他经济主体。资产评估机构作为产业链枢纽,主要提供评估服务和咨询服务,通过受托交易的形式与下游达成业务联系。
国有企业的产权变动、对外投资等经济行为必须进行资产评估。这部分法定评估业务一直是资产评估的主要业务来源。这种业务格局使评估业务过于集中法定评估,导致业务来源单一。随着国企改革步伐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快速推进,非公经济特别是新经济快速发展,评估机构民营经济特别是新经济评估业务空间得到迅速扩展。评估对象由服务国有企业为主到服务各类经济主体的转变趋势愈发明显。
此外,目前在评估机构的业务结构中,评估业务比重过高是业内普遍现象,发展咨询类业务,为客户提供综合化的解决方案,推动行业综合化经营、多元化发展已是行业发展共识,根据我国“十四五”中国资产评估行业市场发展目标显示,2025年行业目标收入为350亿元,评估业务要达到290亿元(年均增长率15%),咨询业务要达到60亿元(年均增长率30%)。
2.2供需端动力强劲
供给:2015年到2020年,中国资产评估机构规模逐渐扩大,根据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资产评估机构(含分支机构)5400家。
近年来,我国资产评估师数量逐年增长,从2015年的33499人增至2020年的39203人,其中,2020年的39203名评估师分别归属全国35个资产评估协会管理,其中北京资产评估协会评估师人数最多,共有4510名,西藏资产评估协会评估师人数最少,共有50名。
需求:随着技术、政策、环境等因素的刺激,中国资产评估行业在近年迅猛发展。目前,不动产评估需求仍然是最为主要的需求,但是机器设备评估、无形资产评估、珠宝首饰评估、森林资产评估等需求端将会持续增长。
三、行业发展未来时
回首过去,三十多年来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家发展战略和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相比,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资产评估法》配套制度仍需完善;行业信息化建设落地缓慢;行业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有待完善;资产评估机构专业特色不明显,机构数量无序增长、低价竞争问题较为突出;会员管理和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行业创新发展相对滞后,市场领域还需不断扩大;专业理论研究仍需加强,产学研相结合的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等。
纵观全球,世界经济格局正在深度调整和重塑。新冠疫情、地缘博弈、政策宽松带来的变化将持续影响世界经济;数字化、去中心化技术又在不断颠覆传统金融。
展望未来,我国评估行业市场规模会不断增加,刺激市场竞争加剧 ,原有领先机构将继续增加自身实力扩大其市场地位与市场占有,同时亦有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业务强关联也正在布局相关业务参与竞争,评估市场交易业务复杂化 ,相关业务细化程度、专业化程度也都将逐渐提升。同时,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从行业执业流程、行业内控管理流程两方面都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从而达到提升行业评估质量促进行业发展的效果;而随着行业业务进步细化,对于评估运营过程的技术性、科学性要求也将逐渐提升,信息化需求也将进一步提升,这无论对评估机构的运营管理还是评估师个人的综合能力都会提出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