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各地鼓励农民进城买房”?

作者:开元评估 点击:

随着2020年我国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农民们的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都有了较大幅度改善,2022年以来,多地鼓励农民进城买房,积极出台农民进城购房优惠政策,其中涉及地区包括了吉林省、安徽省、江苏省、湖北省和四川省等地区。

在针对农民进城买房方面,地方政府给予很多优惠政策,主要包括购房补贴,契税补贴,部分还表示进城农民享受户口迁移,子女就近入学,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城区人口同等政策。但是不少人对鼓励农民进城买房的政策产生了质疑,农民进城后的收入来源是什么?农民进城真的就能促进城市房价稳定吗?农民进城后的权益能够得到保障吗?带着上述问题,本文将对“农民进城买房”问题展开分析。

0

 
 

进城买房:主要是为子女准备婚房

 
 

1

在进城购房的农户家庭中,为儿女购置婚房构成最重要的理由。

不知何时开始,农村青年要结婚就得先进城买房,这已经成了一条约定俗成的规矩,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团队曾在山东不同乡镇的7个村庄做过同一份问卷调查,从结果来看,2/3以上的已进城购房的农户家庭将“为子女购置婚房”列为进城购房的第一理由。一方面,基于农村青年,婚龄人口性别比失衡引发的婚恋内卷、消费主义和舞台文化驱动的青年人向上追求、农村文化凋零导致的乡土归属感淡薄以及非农领域就业的教育培养等因素致使绝大多数农村青年不得不进城生活工作;另一方面,基于农村父辈,乡里乡亲间的攀比、养儿防老的代际传承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转移等原因驱使农村父辈进城买房。综上,为子女准备婚房是农民进城买房的主要原因,既然是婚房,即使进城买了房,农民也往往选择继续待在农村。

0

 
 

政策实施:去库存效果恐不尽如人意

 
 

2

从这些出台政策的城市来看,主要是一些楼市库存压力大、去库存困难的二三四线薄弱城市和县,出台这样的政策,也是为了缓解楼市库存的压力。

事实上,鼓励农民在城市购房也并不是第一次提出,早在2016年,山东、甘肃、山西等省就出台了农民到城市购房的政策。一方面, 2016年那一拨鼓励政策已经消耗了大量农民在城市的买房需求,因此,虽然农民在城市购房的需求仍然存在,今年各地出台的政策也很优惠,但是结合今年的经济环境和房地产市场的下行趋势,此类政策对农民进城购房的正向驱动影响只会低于市场预期;另一方面,近年来大多数市县人口外流压力很大,存在产业发展滞后、提供就业岗位有限等难题。既然无法有效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农民只能选择回农村。综上,此类政策的实施对楼市去库存的正向影响只怕不尽如人意。

0

 
 

农民进城:权益是否得到保障

 
 

3

农村是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缓冲区蓄水池。经济繁荣期,农民作为物美价廉的劳动力走进城市,为城市增添巨大的发展动力。经济收缩期,农村的宅基地、农房、林地、农田又像一块巨大的海绵,重新吸纳了归乡的人。自疫情以来,我国经济的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不少县市希望以各种手段吸引农民进城活跃经济,扩大需求,这样的初衷可以理解。但如果农民在城市的生活难以为继,在农村的权益也也失去了保障,此类政策就失去了实施的意义。

首先要关注农民进城后的吃饭问题,农民进城前,门前田种粮,院里水浇菜,一年的吃喝花不了多少钱。农民进城后,掏空了家底甚至要面临分期还款压力不说,燃气费、交通费、物业费、买肉、买菜样样都是必不可少的支出。前文提到现在的县市就业机会较少,所以可预见农民进城后很难就业,此后的养老问题就更麻烦了。其次,进城买房后农村的权益是否还有保留。如果农民在城市的生活难以为继,在农村享有的农民权益又被剥夺,那就等于是断了农民的后路,鼓励农民进城买房政策的实施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颁布了鼓励农民进城买房政策的县市,一定要积极保障农民在农村和城市的权益。

0

 
 

结论

 
 

4

综上所述,农民进城买房大多数是为了购置子女的婚房,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鼓励农民进城买房的政策对楼市的积极影响有限,并且如何切实保障农民的权益也是个系统工程,所以此类政策的颁布短期无法取得积极的去库存效果,还可能产生新的矛盾。

 

 



公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