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中共北京市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发布。
地产政策方面,意见第36条提到其中提到:
● 完善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 加快建立符合首都特点的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满足工薪群体刚性住房需求。
● 健全支持城乡居民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政策机制,发挥住房公积金的住房保障作用。
● 优化房地产政策,适时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
● 优化商品住宅用地交易规则。
● 改革房地产开发融资方式和商品房预售制度。
普通住房标准
对于普通住房的标准,目前北京市实行的是2023年底的政策。2023年12月14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等部门发布《关于调整优化本市普通住房标准和个人住房贷款政策的通知》,明确自2024年1月1日起,北京市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普通住房,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一)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在1.0(含)以上;
(二)单套住房建筑面积在144平方米(含)以下;
(三)5环内住房成交价格在85000元/平方米(含)以下、5-6环住房成交价格在65000元/平方米(含)以下、6环外住房成交价格在45000元/平方米(含)以下。
税费差异
在契税和增值税”等交易税费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普通住宅首套契税为1%至1.5%,而非普通住宅首套税率统一为1.5%。在房产证满两年的情况下,普通住宅免征增值税,非普通住宅则需按差额征收增值税,税率为5.3%。
痛点
依据市场反馈,当前各城市根据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标准实施房贷政策和税收政策,虽然有些城市对普通住房标准做了调整,但仍然不尽合理,不少购房人“被豪宅化”,不能享受普通住房的税收、房贷优惠。
未来通过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的划分,有望为居民购房提供更优惠的税收、房贷等宽松的政策。
北京楼市从2023年9月开始,已累计出台过9次不同力度的房地产微调政策,以适应当时市场变化。
从当下市场看,经过一系列政策落地执行,今年5月至8月市场连续4个月维持活跃,但7、8月成交规模快速衰减,连续两月下滑,且下滑幅度呈现进一步扩大趋势,这时候再提出适时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改革商品房预售制度等是符合市场预期的。
整体来看,北京的调控政策一直是稳定为主、小步微调。北京有望成为首个取消普通及非普标准的一线城市,当下市场也的确需要再次发布利好政策,继续维持市场稳定发展。